全科医生刘杰,最近在医联APP上的单量比平常至少多了4倍。刘杰,供职于四川省广元市一家**10余年,有超过两年的线上问诊经验。“这还只是接单的数量,实际问诊的人数还要更多。”刘杰打开APP,界面里都是跳动的头像。每个头像背后,都代表了一个想要在网上看病的人。
这个冬天,因为疫情,互联网医疗提供在线问诊,满足了大多数人“不出门就能看病”的需求,被认为是这次疫情中逆势爆发的行业之一,有媒体甚至将2020年称之为互联网医疗的“爆发元年”。刘杰所在的医联APP已累计有3783名呼吸科、感染科医生参与线上问诊,截至2月12日16时,共帮助217648名呼吸科和感染科患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平安好医生处获悉,疫情期间,该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较平时增加8倍。
倍增的数字,不断跳动。风来了吗?
云问诊背后怀疑自己病了
担心去**交叉感染
咳嗽了两天后,宋晓丹的焦虑达到顶峰。她开始失眠,即使睡着了,梦里也是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情况。直到在四川大学华西**的线上咨询平台,向感染科医生咨询后得到了“可暂时观察”的回复,才缓解了她几天来的焦虑。
这个冬天,隔着屏幕就能问诊,满足了大多数人“不出门”的需求。截至目前,刘杰的线上接诊数量已经接近1000例。仅仅是每天晚上的接诊量,就比刘杰平日里在**和非疫情期间线上接诊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患者不只来自刘杰所在的城市,仅仅在这几天,刘杰接待的患者有来自北京、上海、海南的,甚至有来自武汉等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期刘杰接诊的患者主要是有疑似感冒症状、或是怀疑自己感染的人,经刘杰粗略估算,这类患者大约在8成以上。
“很多患者都怀疑自己患病,但又担心去**交叉感染。”刘杰表示,这也是线上问诊在此次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比如,一位患者在网上看到了在线咨询的方式,便立刻发起问诊,了解自己咳嗽是否代表了已经被感染。在排除了疫区接触,发烧、消化道等症状,并了解了咳嗽的细节,刘杰认为患者首先考虑咽炎情况,他建议患者先在家观察几天,并看看服用药物后有无好转。
互联网打破了空间限制,在医疗行业实现了“零接触”。
1月23日晚8点,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室接到一位用户咨询。该用户当时在山东某火车站候车,他在线问诊时表示,自己“从六点半到现在一直发烫,从七点半左右胸开始有点闷”,并告诉医生“一月初经过武汉,怀疑自己是染上了(新冠肺炎)”。
经过详细问诊,平安好医生根据最新诊疗指南判定该用户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在指导隔离应对措施的过程中得知该名疑似患者已登上去郑州的火车。该医师立即指导他向列车长上报病情,并电话连线列车长提供预防隔离措施的指导,同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安排就近站点下车由救护车送当地有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筛查。
云医生背后更多慢病患者得到帮助
确诊需配合各类检查结果
发展了多年的互联网医疗,借由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完成了一次线上问诊的初步用户教育,大部分用户第一次知道在线问诊及其可提供的价值。线上问诊,在诊疗全过程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作为医生,刘杰依旧认为线上诊断更多发挥的是辅助作用,“大多数病症想要确诊,一定要配合各类检查的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第三人民**第一时间组织了十几位专家,在承担本身医疗工作的同时免费在微信公众号上问诊,“旨在消除市民恐慌”。
该**医务部部长周箭表示,目前线上问诊主要分为三类,即初诊、复诊和咨询。“此次疫情中,大多数专家接触的都是进行咨询的市民。”这为相当一部分市民带来了方便,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外出就医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另一类患者则是复诊患者,比如,疫情前就是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以前来**进行过诊断,如今则可通过在家自行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线上将数据反馈给医生,医生在线上指导用药和告知注意事项。
“医学比较复杂,不仅需要观察症状,还要进行实验性检测等。”其表示,即使在线上,医生一般不会接诊初诊患者,而会劝说其前往**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不难看出,在此次疫情中,线上问诊从某种程度上更多扮演了从诊断、治疗、生活建议、预防等帮助普通人自我预判,并消除恐慌焦虑的角色。泉源堂药学服务中心执业药师肖晶对此深有同感。过去她曾在线下药房工作近十年,乘着“互联网+医药健康”的东风,成了泉源堂的第一批线上药师。
此次疫情中,肖晶认为互联网医药担任的角色有两类:一是缓解线下医疗机构寻医问药的压力,二是扩充药品等医疗资源的流通及服务渠道。前者不难理解,而后者则立足于线上,让患者不出门就能在网上享受到专业药事服务。
“线上咨询多集中于慢病领域,而不是线下常见的感冒、胃肠道用药等急症咨询。”肖晶说,在患者提供了相关历史处方、出院记录等确诊凭证后,药师可引导患者到在线医师处开具处方后,及时为其审核销售,同时给予患者相关合理用药指导,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医联APP处也了解到,截至2月12日16时,该平台提供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艾滋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ADHD、帕金森、精神科心理、骨质疏松等十一大病种慢病管理服务、累计服务慢病患者超过500万人。
除了在线上开放现有的药师、医师资源,具备药品流通属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医药电商平台发力点也在于医药用品的供应。比如,200余家泉源堂智慧药房开启24小时营业和30分钟送药上门服务,累计售出近千万只口罩。
逆势爆发背后互联网医疗场景尚未成熟 疫情对行业是一次“教育”
疫情结束后,突然爆发的互联网医疗,发展势头将会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月4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大**提供远程会诊、防治指导等服务,借助信息技术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处置疫情能力,缓解定点**诊疗压力,减少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
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表示,疫情推动了线下**和线上平台的结合,“从目前的经验看,**既可以自行搭建平台,也可以和已有的平台合作。”其表示,疫情让普通人了解线上问诊,但对行业而言更是一次“教育”——目前,国内大多互联网医疗仍是割裂状态,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没有完全互融互通”。
什么是成熟的互联网医疗场景?上述从业者表示首先要“覆盖就医全流程”,涵盖挂号预约、检验检查、在线问诊、复诊随访、转诊会诊、病例管理、慢病管理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已经在申报互联网**,并同步建设网络平台。此前成都也有少数几家**开展了相关工作。“我们**会通过激励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励医生规范进行线上诊疗活动。”周箭表示,“互联网就诊是趋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另一方面,5G技术的普及使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瓶颈一步步被打破。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小推车”在武汉火神山**启用,一线医务人员可以将本地医疗数据(含CT影像、检测指标等)共享给北京301**,实现专家远程诊断。
上述《通知》显示,接下来还将加快基础网络升级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运用5G等信息技术,提高定点救治**网络稳定性和传输质量,满足患者救治工作需要。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负责人罗元均表示,互联网医疗是商家提升服务和消费体验的一种模式,但实体店仍有必要存在。比如,在当前疫情下,社区周边的药店大多仍在营业,这意味着其不仅担当着保供的角色,同时也符合市场需求。
来源:36氪
欢迎光临 信息谷 - ICITU (https://icit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