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谷 - ICITU

标题: 如何实现电力数字化转型 [打印本页]

作者: vhongbo    时间: 2023-6-4 11:43
标题: 如何实现电力数字化转型
摘要:电力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业务和生态三个核心维度为电力行业的碳优化和碳减排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行业合作模式支持。在实现电力系统“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力行业的数字互联属性,突破空间壁垒,不断提升资源开发和系统运行的核心能力,完善“双碳”目标对电力行业及上下游行业数据要求,优化电力核心业务能力,提升行业碳中和共建共享能力,为提高电力行业碳中和贡献力量。电力数字化转型涉及部门广,应用技术多,系统性强。数字化转型初期,要积极构建支撑碳中和的可再生能源与常规电源“开发利用数据建设-业务优化-公益生态”三位支撑体系,这也是推进电力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构建
引言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源、电网、储能、负荷等环节都是相互耦合且高度电力电子化。为保障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系统安全与可靠供电,需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数据为核心推进光伏、风能等多种能量信息与数据构成信息搭建深度融合,深入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协同互动,为国家推进“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途径。
1 重大意义
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实施国家数字经济和新基础设施战略,还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电力企业都迫切需要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利用数字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新时代践行“三大责任”,向党和国家交上一份改革与发展的满意答卷。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新基建支撑,如果没有新基建支撑,数字化转型目标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新基建为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数字化建设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计民生的“大国重器”“国家队”,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战略是自己的责任使命,必须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发挥新基建的产业效应,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赋能电力企业转型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充分彰显企业“六个力量”,推动我国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大活力和内生动力。
2 面临的问题
新的电力系统需要同时面对供需的巨大变化。新能源输出的强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电力负荷峰值的不断增加给电力平衡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新能源源负荷实时平衡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重建包括电源、负载和存储在内的非实时功率平衡模式,以确保可靠、高效和灵活的供电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需要明确适应新电力系统的支撑技术机制。新能源接入至电压支撑较弱、短路比不足的交流系统,无法实现锁相同步;电力电子装置的快速响应特性,带来宽频振荡等与电力电子相关的新稳定形态。电力系统多要素协同互动能力亟需提升。除了传统的电源、输电网、配电网、负荷等要素外,储能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为电力系统提供毫秒到数天的宽时间尺度上的灵活双向调节能力。
3 转型的措施
3.1 细分应用场景
首先,将其分为“知识交流”类,以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以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依托专业知识和相关文档汇编,实现“文档查询”、“文档学习”和“文档收集”功能,建立团队成员学习的知识库,实现知识关联展示,提高团队成员的知识和行为水平,推动团队学习活动更加自由开放,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创新活力。其次,将“案例沟通”分为场景,指导团队应用。立足于“案例知识学习”,针对典型案例汇编、搜索频率、标签、批注量等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形成图表可视化展示,便于管理员调整文章形式内容,有效提升用户知识获悉速率。第三,分指标“绩效通”,促进管理提升。创新融合绩效指标管理模块,把现有的绩效指标纳入知识库,形成台州市供指中心的指标看板,对相关班组的业绩情况进行公示,同时统计班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使用情况,使之便签化,展示绩效指标与学习频率之间的关联,利用数字化工具自下而上促进管理提升。
3.2 推行业务流程信息化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初级阶段。数字化转型企业必须经历信息化建设的这一阶段。信息化主要是单个部门的应用,很少有跨部门、跨业务、跨行业的整合。它反映了一种管理思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上。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已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数字化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价值。核心是企业内部环节之间、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互联互通。关键是数字技术与商业、管理和服务的高度集成。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组织规模大、业务系统复杂、管理链长、客户群多的情况下,利用数字技术支持管理决策、生产营销、客户服务和生产供需链的集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第一,开展数字化转型前期评估。数字化转型启动之前,要梳理企业的业务运营、人员组织、业务流程等实际情况,评估现有数字化转型基础,确立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弄清楚企业的商业逻辑,确定数字化转型方向。第二,加强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统筹规划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顶层设计,找准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明确转型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第三,重塑电力企业新形态。按照“顶层设计、数据集成、数字赋能、生态落地”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建立“扁平化、协同化、自动化”的新型的网状节点组织架构,构建“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主动、智能、精准、优质的客户服务模式和“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平台商业模式。
3.3 建设碳排放对标分析与技术共享公益性生态
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国家公益性碳排放标杆分析和技术共享生态平台,构建面向电力行业和电力用户的国家碳绩效分析平台。火电厂、燃气电站实现全国同类型机组碳排放水平的横向对比,提高单位碳排放对标分析的范围和透明度,寻找行业碳减排领头羊,发现和识别碳排放异常单位,分享单位碳减排的运营策略和经验,提高火电、燃气发电行业的碳减排能力,提高发电行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实现全国性电源碳排放情况准确记录,明晰电源碳排放情况,构建火电站、燃气电站碳绩效评价体系,为可再生能源电站和常规电源电站建设提供精确化碳绩效依据。面向电力用户,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互联网设备设施碳绩效分析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同类企业、同类生产线、同类设备碳排放程度横向对比;构建电力用户平台化碳减排技术共享生态,辨识用户碳排放情况与行业平均水平距离,共享行业碳减排运行策略与经验,提升用户能效和碳减排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数字化改造为基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首先,为了满足电力设备智能感知和信息采集的需求,发展高可靠性、高精度、宽集成的各种智能设备,低功耗、小型化是配电网数字化改造的基础;其次以满足海量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决策需求,发展符合未来数字化电力业务的应用系统是配网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和先行之举,如可信操作系统、云边协同框架、电网资源业务中台、PMS 等软件系统;最后结合电力作业流程数字化,提升“站—线—变”关键节点的数字化水平,增强配网调控能力和安全性,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实现“两碳”目标。
参考文献
[1] 全文举.电力企业基于RPA技术助力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J].财会学习,2019(30):15-16.
[2] 蔡雨楠.新形势下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5):271-272+275.






欢迎光临 信息谷 - ICITU (https://ici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